中華文明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,隨著社會變遷和時代發展,越來越多的古文明被我們遺忘。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宮廷門外和皇帝墓前面站立的那些石像守衛,其實它們也是有名字和故事的,跟小編來學習一下吧! 翁仲是什么神 古代帝王陵墓前面守墓的石人、石像又被
翁仲是什么神
古代帝王陵墓前面守墓的石人、石像又被叫做翁仲,它們是道教俗神,是宮門外的守護神。放置翁仲是古代的一種墓葬習俗,一般用來顯示墓主人的身份,震懾壞人。

關于翁仲的歷來存在不同的說法:有一種說法是,翁仲原本是匈奴時候祭天時候的神像,在秦漢時候被引進中原,一般都是銅制的。
也有人說翁仲原名叫做阮翁仲,是秦始皇時候的一員猛將。當時秦始皇派阮翁仲鎮守臨洮,震懾匈奴。后來阮翁仲死后,秦始皇就把阮翁仲做成了銅像放在城門口來震懾匈奴,后來演變成鎮守帝王陵墓的石人。

在秦漢時候,翁仲作為守護神是非常受百姓歡迎和尊重的。
玉翁仲佩戴有什么講究?
翁仲可以守護帝王的墓門,自然也可以佩戴在身上保佑我們,可以驅邪祛魔。

在漢代的時候比較流行佩戴玉翁仲。玉翁仲的形象就是一個穿著寬大漢服站立的老人,有長長的胡須。五官有的沒有,有的只雕刻長長的眼瞼。在民國時候有些玉翁仲的仿制品,這些玉翁仲眼睛很多都是圓鼓鼓的,有點常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贗品。
對于玉翁仲的佩戴講究并不多,跟其它玉器制品的佩戴要求差不多。只是因為翁仲是驅妖保平安的,一般喜愛玉器而且相信鬼神之說的人才會佩戴。

另外也有種說法是,翁仲是不可以戴在脖子上的,最好能系在腰間。
本文標題: 翁仲是什么神,玉翁仲佩戴有什么講究?